【偃月】9月11日吴国战报(图文并茂版)





前情提要之三国局势:

魏:魏国豪情天下军团在上次国战结束后判吴,在滞留一天后,转而叛蜀,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蜀国的一支强心针。

吴:吴国联盟依然是6个军团,战力以及战线分配没有发生任何改变。

蜀:蜀国新兴军团三合会已成为了蜀国中坚力量,加上豪情天下的叛蜀,实力有所提升。

蜀魏联盟固若金汤,不仅是工会演义的网页绑定联盟,更是在游戏中都进行了蜀国魏国10国联盟,如图所示:三合会,豪情天下为偃月蜀军,其余则是偃月魏军。联盟需联至如斯境界,实属不易(请看截图1)




前次国战势力分布图(请看截图2)




战略目标:如上图所示,吴军版图扩至徐州战线,并在豫州战线中部开花,因而在下次国战中必须分兵作战,以牵制敌军主力为目标,辅以骚扰攻城之计。


8点整,偃月风云再起!




正文:三国纪001年秋分时期,偃月大陆三分天下,东有蜀夷,西有蛮魏,戎吴大军腹背受敌,奈何连续作战,寡不敌众,虽诛蜀魏千百余人,自身亦元气大伤,损失惨重。

三月交战以来,偃月大陆仅存战士三万余众,蛮魏戎吴各1万有余,蜀夷居末。

战鼓一起,戎吴大军分线作战,北线兄弟会策马至陈留,南线散人及众吴将则西推汝南。(请看截图3)




待陈留汝南均已告破,北线兄弟会留守2队人马于陈留阵地,其余则赶往北扬州战线协助吴国众将北上徐州。2队人马十五人众牢牢守住了陈留阵地,蛮魏毫无反抗之意,更有甚者劝告战友集体跳舞休息,以待西线蜀军推至陈留解围。(请看截图4)




然蜀军推至许昌之后,便偃旗息鼓,不再向前;而魏国主力在合肥与吴军胶着,无法支援陈留阵地的梦幻星辰及武神坛。(请看截图5)




待魏军主力在合肥全部败溃之后,蛮魏集军于陈留,十五人众难以抗衡,节节败退至襄邑近郊之青竹林。(请看截图6)



无奈,十五人众唯有抱团前行,利用山路弯道限制敌军人数,采用逐个击破之术,将敌人歼灭于山道之间,重新夺回了陈留阵地的控制权。(请看截图7)



但就在此时!北扬州一线寿春被攻,由于吴军战力军分布在外,且前半战全国范围内不停歇地补洞已造成了疲倦意识,因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寿春这一隐患进行扫除,最终重蹈上次战役之覆辙,使敌人有机可乘。(请看截图8)



图中红点1:寿春作为吴军的要塞,多次遭受敌军阻击,可以说是胜败的关键之地,特别是寿春港尤为的重要。本次国战从9点20分寿春被攻之后,胜利的天枰便已靠向蜀魏联盟。

图中红点2:小沛的失守,使得蜀国得意喘息,加之最后时刻吴军调遣人手于北扬州战线,因而徐州战线的全面失守已成必然。

如上所述,寿春在被攻5分钟后,合肥失守,继而吴军立即回防,但因紧急回防人数过多,造成了豫州战线空虚,徐州战线无人的尴尬局面,为后半小时战局的失控埋下了伏笔,为蛮魏及蜀夷收复失地创造了有利条件。(请看截图9)



由于敌军的迅速反扑,大量吴军被压制在**无法突围,剩余部队则一路北上,开始了一场令人无奈的换城战!(请看截图10)



国战至最后时间,由于人员的分散,**久攻不下,不仅如此,石亭,合肥,如需相继失守。虽然吴国全境压入徐州,但纵观全局,以果为据,本次国战,吴军大败。(请看截图11)




国战总结:国战结束后,10点05分,吴军统一指挥联盟则召开了检讨会议,全军各团指挥激烈讨论,最终重新制定战略,戒骄戒躁,重整军力,以待下次国战。本次国战中,情义盟,散人,兄弟会,18骑的机动性有所提高,从前1个半小时的补洞中不难发现,吴军的陆军作战能力无疑提升了一个档次,但由于海军的匮乏,造成了港口补洞速度太慢,容易失去先机,最终使得敌军得以进行跳跃式的攻击。在未来的国战中,吴军必须时刻警戒,并且忘记曾经有过的胜利,牢记1打2最艰苦时期的精神,时刻以最饱满的精神和最跳跃性的作战方式迎接蜀魏联盟的攻击。



偃月记者 文台兄